用 Ollama 写论文?别指望一键生成
尝试用 AI 工具写长论文时,常遇到内容重复或中途中断的问题。调整上下文长度、分步构建内容框架或许更有效,但别指望完全替代自己的思考和修改。
最近在 Reddit 上看到有人吐槽:用 Ollama 这类工具写 1000-1500 字的论文时,要么生成的内容不断重复,要么写到一半就卡住。试了各种指令调整、分段写作,效果都不稳定。

其实问题可能出在上下文长度(context size)上。Ollama 默认的上下文长度是 4096 token,对于长文章来说根本不够用。有人提到,即使你在 UI 或 API 里设置了更大的数值,模型第一次加载时就已经固定了上下文长度,后续调整无效。
检查方法很简单,在终端输入 `ollama ps`,看看模型的上下文长度是不是还卡在 4k。很多人会自己修改模型配置,把默认上下文调到 8k 或 16k,不然长内容根本写不下去。
但光靠技术调整还不够。有人建议分步骤来:先搭框架,再逐段填充。比如先列出论文的大纲,确定每部分的论点和例子,再用 AI 生成具体段落。写下一段时,把前面已写好的内容也喂给模型,保持连贯性。

不过,哪怕用了这些技巧,也别指望完全撒手。AI 生成的内容往往需要大量修改和润色,甚至可能比手动写更花时间。与其幻想一键成文,不如把工具当作辅助思路的帮手。
毕竟,写论文的核心还是你自己的思考和逻辑。工具能省力,但不能替代学习。
发布时间: 2025-10-22 16:39